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城际旅游
大觉寺禅茶之缘

发布时间: 2016-10-10 12:37 来源: 中国巴蜀在线 字体: [增大] [减小]

摘要: “茶,大家平时都会喝,但是静下心来去欣赏一场茶艺,去品尝茶文化的韵味则会是另一番风景。”这就是重庆作家邓义胜先生近日在大觉寺的茶悟。

       中国巴蜀在线 文/邓义胜   茶,大家平时都会喝,但是静下心来去欣赏一场茶艺,去品尝茶文化的韵味则会是另一番风景。丙申年9月23日,正是丹桂飘香的日子,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统战部主办,北京西山大觉寺管理处、民进渝中区委承办的《大觉寺●经过千年遇见茶——中国茶文化展》在中山四路王琦美术博物馆开展,笔者有幸作为第一波参观者体验到了大觉寺禅茶文化的魅力与神韵。


      大觉寺是一座位于北京西郊的千年古刹,始建于辽代,如今作为一座古建筑博物馆向游客开放。古往今来,有许多名人雅士如明代沈榜、清代纳兰性德,近代朱自清、胡适、冰心都与大觉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该寺院内的明慧茶院则是北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茶院,尤以禅茶闻名于世。


       茶为文化,可怡情,可清谈,可益思,可论道,可养性,可寄高风雅韵,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中国的茶道早在唐代便开始盛行,这与佛教的昌盛有着密切的关系,晚上僧侣们坐禅不能睡觉,只能靠茶来提神,佛门也用茶来供佛。而佛教又提倡“禅茶一味”,提倡将修行寓于行、走、坐、卧中的生活禅。禅的神秘在于对时间的某种神秘的领悟,进入佛我两忘、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奇妙精神境地,这就是所谓的“禅意”。


       此次活动包括茶文化展览、中国传统茶艺表演、大觉寺与历代名人展三项内容。茶文化展览以茶艺六要素为主线,分为茶、水、器、人、事、境六部分内容。
    笔者一踏进展厅大门便被浓浓的禅意和绵绵的茶文化氛围所熏陶所折服。所谓茶艺六要素在这里向观众悉数呈现无遗。

        上午十时,随着一阵空灵的禅乐响起,现场顿时鸦雀无声下来。三位身着禅服来自明慧茶院的女茶艺师缓缓从屏风后走出,主茶师轻盈而妙曼地摆弄着各式茶具,并透过一些手印传递着禅的韵味,帮助观众体会传统中“拈花一笑”与“禅茶一味”的禅意。备具、焚香、净气、赏茶、冲泡、敬茶……举手投足间都极具仪式感。敬茶时,由一位女茶师手托茶盘,另一位女茶师取过茶杯,将茶杯举过头顶,然后向现场观众敬茶,只限五位。而笔者有幸作为五位观众最后的一位获赐敬茶,我连忙双手合十回敬女茶师。一杯热茶,满屋飘香,沁人心脾……


       趁着饮茶的兴致,我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下了“大觉寺禅茶文化,喜进巴渝百姓家”两句题词。这时,一位高大儒雅的先生向我走来,并递给我一本书说道:先生,送给你这本《大觉寺》,你是我们今天的最幸运的观众。我如获至宝连声称谢。在众人的艳羡中我们合影留念。事后得知该先生乃大名鼎鼎的该书主编,大觉寺博物馆景区管理处主任、知名学者姬脉利先生是也,顿感荣幸之至。感谢大觉寺将高雅的禅茶文化送进巴渝,送到寻常百姓的家门口,我也会珍藏下这段与禅茶文化结下的缘分。 
  

作者简介:

       邓义胜,男,汉族,1946年生,民进会员,大学本科,重庆市渝中区地税局副调研员、高级经济师。代表作有:影视文学剧本《11.24骗税大案纪实》、《爱在夕阳正红时》、《现在是过去的将来》,报告文学作品《温州招商记》、《走向金色的辉煌》、《老税官的情怀》、《纪检卫士之歌》、《中国婚纱摄影之父》,散文《渝州唱晚》、《桥》、《合川桃片异国缘》、《三个代表在悉尼的故事》、《革命军中马前卒》、《重庆商贸古今谈》、《五朵金花》、《素食飘香溢山城》,小说《威鹏牛仔服》、《姚婆婆》、《最后一名监督员》、《办案归来》、《梦》、《情系千里》,诗词《小平颂》、《陪都新赋》、《盛会赞》,评论、言论:《中国古代赋税诗刍论》、《重庆卫视形象片赏析》。

发表评论16 喜欢
看不清?点击图片更换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运营机构|网站声明
投稿邮箱:bashuol@163.com 24小时值班热线:13008332538/15928542182 QQ:1374707411
Copyright © 2006-2021 Bashuol.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渝ICP备150069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