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巴蜀在线四川成都11月29日讯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力,促进邛崃市南宝山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增强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获得感,南宝山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多元治理”社会发展治理新模式。
党建引领促产业发展
南宝山镇以活跃农村文化事业为依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提升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引领作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党建引领文化让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一是创新主题,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起来。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整合各方各类资源。依托南宝山人文自然生态资源,包装策划并陆续推出“采摘生态,一三互动”、“峡谷漂流,休闲避暑”,“徒步穿越,深山探险”,“窥听羌笛,抚今追昔”等文化主题旅游品牌。
对全镇所有村(社区)活动阵地进行升级改造,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成为了干部群众相聚的场所,并把这些文化载体努力建设成为干部群众交流的场所、基层公共服务的平台、宣传教育的阵地、党群共建的乐园。同时重点在金花村、桃花社区、堰滩村打造廉政文化,让廉政文化深入干部、深入党员、深入群众。
党建引领,让群众的参与“热”起来。针对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各村党支部以党组织为引领,党员担当骨干的文化创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充当带头人,带领群众搞活动”的党建驱动力,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加快新农村新文化建设的步伐。
党建引领旅游发展
以“烟雨南宝山·心泊乡村湾”为对外形象定位,按照“1234”工作思路,加快建设“生态、怡人、热情”的特色乡村文化旅游强镇。
打造互动节目,提升关注人气。连续三年举办“党建引领·感恩奋进”南宝山高山蓝莓旅游节,制造新闻热点,打造互动节目。央广网、国际在线、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成都全搜索等中、省、市相关网络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到采摘活动中,既提升了关注人气,又提高了群众收入。今年旅游接待火爆,上半年累计完成旅游接待15万人次,收入突破3000万元。
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近几年来先后投入3600余万元,实施了木梯、直台羌寨风貌提升等9个政府性投资旅游项目;全力配合投资12亿元的金山片区旅游项目建设;投资1700万元的南宝山羌族城堡酒店项目建设。2017年,投入300万元资金创建1个美丽乡村,打造入口景观、生态走廊、湿地景观、生态停车场、特色接待中心,积极创建产村一体、四态合一、小组微生的美丽乡村;建设3个景观节点,打造1条地域文化突出的旅游景观线;启动“5.12”异地安置A区(金花村、木梯村二组)风貌提升工程及小区绿化改造,新建停车场、旅游公厕,形成1片特色旅游产业带。
打造旅游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建成1500亩蓝莓基地同时,开发加工蓝莓饮料、蓝莓果酱、蓝莓红酒、蓝莓浓缩液等系列产品,形成“南宝山红”高山蓝莓系列品牌。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突出高山、生态、安全,强化品牌引领,着力培育高端产业,发展产业高端,其中宏杨猕猴桃基地获得有机认证和出口备案基地认证(GAP)。“尔玛金花”牌“宝贡”“宝芽”高山茶连续3届获得“中国·四川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南宝高山”品牌系列高山茶获国家茶叶种植和加工有机认证,40%产品远销欧美。
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立足区位特色和资源优势,坚持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党建引领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山区镇乡发展现代农业新路子,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取得新突破。
蓝莓基地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我镇成功引进四川海南商会投资商,在邛成立邛崃市紫漫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宝山尔玛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园区”和全产业链为生产经营模式,发展高山生态蓝莓产业,规划建设“两基地一院一中心一厂”。目前,已在桃花社区三里坝建成科研种植示范基地320余亩,在直台村建成高山生态蓝莓生产基地1100余亩,是四川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生态蓝莓种植基地。
水产基地建设高标准起步。2016年,南宝山镇成功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精准招商”引进新业主成立邛崃市鑫鸿养殖有限公司,盘活几近荒废的700亩水产养殖基地。目前,公司正以“现代农业”高标准推进建设四川省单个业主养殖面积最大的水产基地,着力打造现代化智慧渔业养殖基地,将运用智慧渔业物联网养殖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精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现已完成近400亩现代化智慧渔业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正式投放鱼苗养殖。
大熊猫食用竹(笋)基地建设扎实推进。2016年,针对全镇低产竹林面积大、农户收入低、群众改造呼声高等实际情况,成功引进四川旺德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其作为成都大熊猫培育基地食用竹(笋)主供应商之一的优势,通过依法依归改造以慈竹为主的低产林,3年内建成万亩大熊猫食用竹(笋)供应基地。截止目前已在我镇大葫村建成3000余亩冷竹基地,茶板村、常乐村党支部正带领广大党员示范带动种植。
“走出去”,通过为村平台,让更多的农特产品外销。大葫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成立了“邛崃市大葫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近4年种植冷竹笋3000余亩,并陆续进入投产期,另外还有丰富的天麻、蝉花、蜂蜜等,既环保又生态。大葫村党支部发动群众通过为村平台,发布以冷竹笋、药蜜为主的生态农产品销售信息,并陆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自从在为村平台发布信息后,我的50桶桶装笋已经发往甘肃兰州,预计今年能卖出400桶桶装笋,零售的还不算”,大葫村2组村民王满康非常自豪和自信。杨培林的真空袋装笋、桶装笋也远销广东、深圳、福建、山东等地。还有十多名群众也陆续收到订单,并在本周发往资阳、重庆等地。
“请进来”,通过为村平台,让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金花、木梯、直台、秋园等村积极通过为村平台发布旅游美景、旅游美食、旅游活动等相关信息,让更多的游人前来旅游消费,提高群众的旅游收入。
志愿服务增进为民实效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志愿服务”,开展精准扶贫帮扶活动。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对全镇125户精准扶贫户实行结对帮扶,对精准扶贫户重点实施“造血式”产业帮扶,主要通过政策扶持、信贷支持、物资扶持、技能培训、土地流转、产业引导等6项帮扶措施,综合施策,实现脱贫。截止目前已落实帮扶措施20余条,完成脱贫任务。
植茂春
文/图 吴成泽 编辑/彭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