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财经
低谷徘徊 万州工业找到“盐”

发布时间: 2019-10-08 15:50 来源: 字体: [增大] [减小]

摘要: 2010年10月20日下午3点,万州,薄雾绕城。此刻,钟鼓楼的水文标识清晰地记录着三峡水位的变化:174.21米。
水涨船高 园区盯住2000亿

2010年10月20日下午3点,万州,薄雾绕城。此刻,钟鼓楼的水文标识清晰地记录着三峡水位的变化:174.21米。

如今,站在滨江路中段往下看,从前繁华的商业街二马路、三马路已永沉深湖。上千自发来此观湖的群众,对着看似平静的湖水指指点点,依稀找寻着当年的记忆。

远处,一幢幢簇新的居民楼、办公楼、酒店、商场悄悄爬上了雾霭迷蒙的山头,俯视着来来往往的客船。

从这个角度打量,有着近1800年历史的万州,就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城市!

随着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逼近175米之际,我们来到万州,以经济的视角重新审视万州、再读万州时发现,万州工业的沉浮史,是伴随着三峡工程135米、156米、175米蓄水而“水涨船高”节节攀升。本月27日,万州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授牌,万州工业站上新的起点和新的平台,正扬帆起航!

135米蓄水时

“关停并转”万州工业跌入“低谷”

时钟拨回至2003年6月,三峡工程135米正式蓄水。

“当时的万州工业,可以用历史‘低谷’来形容!”万州区副区长丁坤林边说边举起右手,狠狠地做了一个向下的手势。

作出如此“狠”的动作,丁坤林是饱含感情的。不仅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万州人,更因他时任万州区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发改委)主任,因此体会更深、更有发言权。

“低谷”到底有多低。万州区经信委的统计显示,2003年前后,万州“关停并转”了371家企业,下岗失业人员4.7万人。“虽然关闭的是一些小而散、粗放、高能耗的企业,但也是万州工业的支柱。”万州区经信委机关党委书记杜红说,工业一度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2003年万州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仅3.788亿元。

“产业空虚,成了三峡库区十多个区县共同面对的难题,更是市委市政府最揪心的事情之一!”丁坤林说。

如何破解“产业空虚”问题?

万州打出了第一张牌——当年6月,万州成立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5平方公里,分别设立了盐化园、天子园、五桥园三个分园,采取“一区三园”的模式运作,这成了万州工业从“零”起步的新平台。

“但招商不理想,难度比你想象的要大!”丁坤林感慨地说,因为招商人员没经验,同时,万州区位优势也没显现出来,基础设施更没跟上。比如,在第九届重庆投资洽谈会上,厦门某玻璃企业与万州达成协议——投资36亿元,计划在万州上马6条浮法玻璃原片生产线。看到希望的万州人,不停地追踪和跟进,甚至万州区领导带着招商人员先后五次飞赴厦门,与该公司上层洽谈,但因外部条件达不到而搁浅。

尽管此次招商搁浅了,但丁坤林认为,还是有收获,至少让万州招商团队明白了一个道理:光靠诚心是打动不了企业的,必须发展自己的优势项目和产业,必须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提升交通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弥补万州工业的“短板”。

156米蓄水时

与“水”赛跑迎来大批企业

弥补“短板”,必须干、大干!万州吹响了向工业要发展的“集结号”。

“但要大干的前提是,必须与‘水’赛跑,必须在156米蓄水来临之前,抓住机遇,探索一条工业发展的突围之路。”万州区发改委副主任温飞灵说。

如何挖掘自身资源,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是万州大干的根本。在经过仔细研究,深入分析后,万州地下储蓄的2800亿吨岩盐成了发展工业的突破口。2004年,独具万州特色的万州盐化办成立,其目的就是为吸引国内一流的盐化工企业落户,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竞争优势。

次年,在万州区各方努力下,泰跃集团宣布斥资62亿元,开发万州盐化工项目。

在135米向156米蓄水挺进的同时,万州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加速推进。2004年11月,号称三峡库区第一路——达万铁路开通;2005年初,投资4.5亿元的万州五桥机场通航;随后,渝万、万开、万云等高速公路相继通车……这弥补了万州在发展中的交通不足,万州强大的区域优势也充分彰显出来。

“万州的潜力和优势被激发出来了!”万州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局局长万小莉说,看到商机的江苏大全来了、湖北宜化来了、山西兰花科创来了,红太阳来了、长安跨越来了、雷士照明也来了……一大批企业纷至沓来!

时至今日,万州工业企业近2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9户。2009年,万州工业实现增加值171.9亿元,同比增长44.6个百分点。今年1~9月,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260.1亿元,增幅高出全市水平9.1%。

“可以说,万州工业的发展与三峡工程蓄水是并驾齐驱的。”丁坤林说,从135米起步,到156米起飞,再到今天175米的强势崛起。

175米蓄水时

站上新起点瞄准五大产业

新起点、新高度、新使命。

“家底”已颇为殷实的万州,站在“高峡出平湖”的175米湖面上,审视着区域板块崛起之方向和经济发展之路径。

摆在万州决策者面前的有两大任务——将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

“不管是建设第二大城市也好,还是打造三峡库区经济中心也罢,万州发展离不开工业这根脊梁。”三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熊建立称。

明日,万州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授牌。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总体要求是:“一个目标、三个转变、四个平台、一系列产业链”。“一个目标”,就是打造千亿级国家级经开区。“三个转变”,就是单一型园区向多功能综合性开发区转变;分散开发向集约成片建设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四个平台”,就是完善投融资平台、开发平台、招商平台和服务平台。“一系列产业链”,就是10大百亿级产业链。到2020年,万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完成5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形成产值超过2000亿元、财政收入6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万个的多功能、综合性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近期规划,2012年时,万州工业增加值将达到250亿元,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0%,工业总产值将超过800亿元。

“长江黄金水道的含金量更高了,过去18K,现在提高到24K了,万州工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吴政隆在一次会上说,万州工业正向五大骨干产业要发展——以大全、兰花为龙头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以湖北宜化万州基地和红太阳项目为首的盐气化工产业;以合智思创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长安跨越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产业;以雷士照明、三峡纺织、重啤分别为代表的照明、纺织、食品药品产业。“这五大产业,5年内,将产生一个500亿级、三个200亿级、一个100亿级产业!”杜红说。记者 秦勇 杨道彬

发表评论0 喜欢
看不清?点击图片更换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温馨提醒|网站声明
投稿邮箱:bashuol@163.com 24小时值班热线:13008332538 QQ:3159000539
Copyright © 2006-2021 Bashuol.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渝ICP备15006915号